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与从弟瑾同下舟望庐山五老峰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仙人九节杖,拄到洪崖顶。

欲寻庐岳顶,先绕五老峰。

庐峰挂席几千丈,雷坼苍崖裂壁破。

瀑布水流三千尺,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无际。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

赏心应无尽,归欤庐山隈。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性格豪迈,热爱自由,才华横溢,擅长绝句和歌行体,诗作风格奔放、意境奇妙,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是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我将要归去休整八节滩的居所,又想前往七里濑垂钓。

释义

“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八节滩和七里濑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地,他渴望在这些地方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白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的体现,诗人通过“归修”和“往钓”两个动作,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垂钓乐趣的向往,八节滩和七里濑作为具体的地点,也增添了诗句的具象性和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亲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庐山时所作,他通过对庐山美景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李白一生热爱自由,不愿受世俗束缚,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性格和追求的体现,在游历庐山的过程中,他被庐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产生了隐居于此的念头,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这两句诗也反映了李白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之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寄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