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万生同大块,抢榆不羡培风背。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逍遥游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扰扰万生同大块,抢榆不羡培风背。

云间双鹤自翩跹,水上孤鸥长自在。

世事悠悠何足问,青山白首且相陪。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开。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白居易原集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其作品中常流露出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情感。

译文

世间万物纷扰如同大块文章,我如同那抢榆枋而止的小鸟,不羡慕那些能乘风高飞的大鹏,云间双鹤自由翱翔,水上孤鸥悠然自得,世事纷纭又有何值得挂念?不如与青山白头相伴到老,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月华如水,松风阵阵,小径自然敞开。

释义

“扰扰万生同大块”描绘了世间万物的纷扰与复杂,如同大块文章般难以理清。“抢榆不羡培风背”则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羡慕那些追求高位、权势的人,自己甘愿像小鸟一样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云间双鹤”与“水上孤鸥”象征着自由与自在,是诗人内心向往的生活状态。“世事悠悠何足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泊态度,“青山白首且相陪”则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此诗以自然景物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诗中“扰扰万生同大块”与“抢榆不羡培风背”两句,既是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继承,也是对诗人自身生活态度的写照,通过对比“云间双鹤”与“水上孤鸥”的自由自在,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内心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开”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归隐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作品,但我们可以假设其创作背景为白居易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时,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诗人内心渴望回归自然、追求自由与宁静,此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