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出自哪首诗?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

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作者及朝代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南宋政治家、词人,他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靖康之变,后在南宋高宗朝任宰相,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贬至岭南,最终绝食而死,赵鼎不仅是南宋初期的重臣,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词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作者简介

赵鼎早年进士及第,曾任地方官,因政绩显著被召入朝,在南宋建立初期,他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主张恢复中原,与秦桧等主和派形成鲜明对比,赵鼎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深得高宗信任,一度位至宰相,因政见不合,他最终被秦桧等人排挤,贬谪至偏远之地,直至被害,赵鼎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经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译文

身在异乡,哪里知道岁月已经悄然流逝,忽然发现春天已经悄然来到小桃树的枝头,这天涯海角般的悲凉之地,却让我记起了当年国家全盛时的繁华景象。

花儿在风中摇曳生姿,月光如水般流淌,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之中,五彩祥云缭绕,宫门上的鱼形锁钥还未收起,清冷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而那悠扬的凤箫声,似乎还在青山翠影之间回荡。

释义

这首词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上片写词人客居他乡,不知岁月流逝,忽见春景而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下片则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意境,词人巧妙地运用“鱼钥未收”和“凤箫犹在”等意象,既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雅致,又暗示了这种繁华已逝、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感,词中“天涯海角悲凉地”一句,直接点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赵鼎被贬至建康(今南京)期间,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主和派势力猖獗,国家前途堪忧,赵鼎作为坚定的主战派,因政见不合而被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