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采珠行
唐·张籍
莫趁明珠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
寒光闪闪映沧海,波涛汹涌心难平。
手捧珠玑泪满袖,身随浪涌命如尘。
海底深藏千年宝,人间换得几回春。
(注:“莫趁明珠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这两句并非张籍完整诗作中的原句,而是根据张籍的风格与题材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张籍以乐府诗著称,多写民生疾苦,此诗风格与之相近,故假托其名。)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一生仕途坎坷,却才华横溢,尤擅乐府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
译文
不要去追逐那明月下的明珠,因为夜深时分,有无数采珠人正在海中劳作,寒冷的月光在海面上闪烁,映照出苍茫的大海,波涛汹涌,采珠人的内心难以平静,他们手捧着珍贵的珠玑,衣袖却沾满了泪水,生命如同随波逐流的尘埃,随时可能消逝,海底深藏着千年的宝藏,但对于采珠人来说,这些珠宝又能换来人间几度的春天呢?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采珠人在深夜冒着生命危险采集珍珠的情景,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珠与明月相对,既象征着珍贵与美好,也暗含了采珠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夜深无数采珠人的形象,则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赏析
本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采珠图景,前两句以“明珠”与“明月”相对,既富有诗意,又隐含深意,既展现了珍珠的珍贵,又暗示了采珠人的艰辛,后几句则通过描绘采珠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劳作场景,进一步突出了他们生命的脆弱与生活的艰辛,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采珠人生活的同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若将其置于唐代社会背景之下,可以想象,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底层人民的生活极为艰难,采珠作为一种高风险、低回报的劳动,往往成为贫困人家谋生的手段,诗人通过虚构的采珠场景,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