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白居易
体轻虽复强浮泛,性滞偏工呕酸冷。
朝起簪冠强满袖,夜归杯酒脆沾唇。
身如病鹤长离水,心似秋鹰不恋群。
唯待金风换骨去,九天云外任飞翻。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身体虽然轻盈却难以承受漂浮不定的生活,性格固执容易因食用酸冷食物而呕吐,早晨勉强穿戴整齐去上朝,夜晚归来连酒都脆弱得沾不了唇,身体像病弱的鹤一样长时间离开水域,心灵却像秋天的鹰一样不再眷恋群体,只等待金风(秋风)吹来,脱胎换骨,然后在九天云外自由飞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病中的身体状态和心境,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首句“体轻虽复强浮泛”描绘了诗人身体虽轻但难以承受漂泊的生活;“性滞偏工呕酸冷”则揭示了诗人性格固执,容易因不适应环境而生病,接下来两句通过“朝起簪冠”和“夜归杯酒”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束缚,像秋天的鹰一样在九天云外自由飞翔。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思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病中的身体状态和心境变化,诗人以“体轻”和“性滞”两个对比鲜明的特点入手,生动地刻画了自己在现实中的困境和无奈,通过“朝起簪冠”和“夜归杯酒”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挣扎,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和身体上的疾病而陷入困境,在病中,他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和无奈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不满,他也对自由和幸福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追求,通过描绘病中的身体状态和心境变化,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