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陆羽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注:“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这两句并非出自完整的、广为人知的陆羽诗作,而是根据陆羽作为“茶圣”的身份及其可能的生活经历虚构或提炼出的意境,用以体现他对茶的热爱与品鉴,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山居”诗中,并假设为陆羽所作,进行后续解析,真正的陆羽作品中,虽未直接出现这两句,但他对茶的热爱与研究在《茶经》等著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作者简介
陆羽(约733年—约804年),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圣”、“茶神”,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所著《茶经》三卷,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对后世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在南方为官已不知何时起,品尝遍了溪边与山上的各种名茶,捧起水来,月影映在手心;拨弄花朵,香气沾满了衣裳,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前往山中,美好的景致只有我自己知道,走到溪水的尽头,便坐下来看云起云落。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茶的痴迷以及超然物外的心境,前两句“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表达了诗人对茶的深厚情感与品鉴经历;后几句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与行为,如掬水赏月、弄花染香、独游赏景、静坐观云,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林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与深刻体悟,通过“尝尽溪茶与山茗”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与品鉴之精,也暗示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后文的景物描写,更是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陆羽的生平与爱好,可以想象他或许在游历南方、深入山林的过程中,确实有过类似的体验与感悟,作为“茶圣”,陆羽对茶的热爱与研究贯穿了他的一生,而山林间的宁静与美好,无疑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素材,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虽为虚构,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陆羽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