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石砚
唐·李群玉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墨香浓淡随人意,笔下文章映日明。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才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译文
耐寒的石砚仿佛要生出寒冰,铜瓶中的热水则如同刚下过一场雨般温暖,墨汁的浓淡随着人的心意而变化,笔下写出的文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释义
首句“耐寒石砚欲生冰”描绘了石砚的质地坚硬且耐寒,仿佛能生出寒冰一般,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次句“得火铜瓶如过雨”则通过铜瓶中的热水来比喻知识的温暖和滋养,如同春雨般滋润心田,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笔墨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墨香浓淡随心,文章映日而明。
赏析
这首诗以石砚和铜瓶为象征,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知识的热爱与追求,首句和次句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突出了石砚的耐寒和铜瓶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艺术效果,后两句则通过笔墨和文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才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晚年时期,当时他可能对学问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是对这首古诗的解析和赏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