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读
唐·李商隐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窗外秋声惊客梦,案前月色照孤影。
寒灯独对心如水,古卷翻开意似冰。
夜静更深人不寐,唯将心事付瑶琴。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原著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译文
推开门进入房间,只见书籍杂乱无章地摆放着,蜡纸做的灯笼在云母屏风前摇晃着微弱的光芒,窗外的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惊扰了客人的梦境,案前的月光照亮了孤独的身影,在寒冷的灯光下独自面对书本,心情如水般平静,翻开古老的书籍,思绪如同寒冰般清冷,夜深人静之时,人却难以入睡,只有将心中的思绪寄托在瑶琴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读书的情景,诗人推开门进入房间,看到书籍杂乱,灯笼微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冷清的氛围,窗外的秋声和案前的月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在寒冷的灯光下,诗人独自面对书本,心情平静而清冷,表现出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以瑶琴寄托心事,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夜晚读书时的孤独与寂寞,诗人巧妙地运用“推门入室”、“蜡纸灯笼”、“秋声”、“月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冷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心如水”、“意似冰”等比喻,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坎坷,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无奈,在夜晚读书时,他通过描绘自己孤独读书的情景,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也通过瑶琴寄托心事,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