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的释义

梦梦8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宋·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这个迂腐的读书人碌碌无为,感叹自己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唯独喜爱那些遗留下来的书籍不会欺骗我,白发无情地侵袭着我的老年生活,但青灯下的读书却让我回味起儿时的乐趣,高大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传来阵阵寒意,而鼓声咚咚作响,催促着我该去睡觉了,先生在堂上对着清冷的月光苦读,弟子们则在两边的廊屋里大声读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秋夜读书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白发与青灯,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坚持。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读书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联“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无奇的感慨,以及对书籍的信赖与喜爱,颔联“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通过对比白发与青灯,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对过去的怀念,颈联“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则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与鼓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紧迫的氛围,尾联“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则进一步描绘了师生共同读书的场景,展现了学问传承的庄严与神圣。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深感国家危亡之秋,自己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他将满腔的热情倾注于文学创作之中,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学问的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陆游对学问的执着与坚持,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