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石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闲居偶题
独坐幽篁里,清风拂我身。
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注:虽然“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这一联并不直接出自郑燮广为人知的《竹石》,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构想为一首假设的“闲居偶题”,融入该关键词,以展现郑板桥对竹的深情与闲适心境。)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一生历经坎坷,但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其艺术作品往往寓含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尤其是他对竹的描绘,寄托了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的品格追求。
译文
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深处,清风轻轻拂过我的身躯。
在这宁静的时刻,我与谁能够擦肩而过,共谈古今大事呢?
唯有这份闲适的心境,静静地陪伴着眼前这片竹林。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竹林中的独处场景,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共谁交臂论今古”一句,透露出诗人虽有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却难觅知音的孤独感;“只有闲心对此君”则强调了诗人以竹为友,享受自然之趣,心灵得到慰藉的平和心境。
赏析
此诗以竹为背景,借物抒情,展现了郑板桥独特的文人情怀,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象征,被诗人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通过“共谁交臂论今古”的设问,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而“只有闲心对此君”一句,则是对这种复杂情感的释然,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操,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哲理思考,又不失艺术美感。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构想之作,但结合郑板桥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可以想象,这样的作品可能源于他晚年归隐田园,远离官场纷扰后的心境写照,郑板桥一生仕途不顺,晚年更是屡遭贬谪,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专注于艺术创作和心灵修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对竹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