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出自哪首诗?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

(注:“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柳宗元的《渔翁》原诗,而是后人可能根据柳宗元作品的意境或风格添加的,用以表达类似的主题,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解析,但需注意其并非原诗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写过不少寓言故事,语言犀利,讽刺辛辣。

译文

(针对原诗部分)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互相追逐。

(针对添加句)

我自笑这余生还能消耗什么,不过是半篙清水上涨,百滩皆空,心境也随之空灵。

释义

原诗通过渔翁的生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渔翁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添加的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赏析

《渔翁》是柳宗元山水诗中的佳作,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开阔而情调哀伤,诗人用淡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借渔翁的生活来寄托自己孤傲高洁的情操,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诗中写的渔翁是超脱的,他的生活与自然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显示出一种物我同化的境界。

添加的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余生无所求的淡然态度,同时以“半篙清涨百滩空”来象征心境的空灵与超脱,与全诗的主题相呼应。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九月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永州地处偏僻,环境恶劣,但美丽的自然风光又常使诗人感到新鲜,于是写下《永州八记》和《渔翁》等诗文。《渔翁》即创作于永州,诗人借渔翁的生活来表达自己遭受打击后孤傲高洁的情感,寄托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