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幽居福地
唐·李群玉
腹中灵腋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云气半开松磴路,水声长绕竹篱门。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醉酒樽。
不羡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之间,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湘一带,以诗酒自娱,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是唐代晚期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腹中的灵丹妙药已化作丹砂,我在江上有一处幽静的居所,它与福地相连,云雾缭绕中,松石小径隐约可见,潺潺水声长久地环绕着竹篱笆门,闲暇时,我常在石上观赏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举杯畅饮,我不羡慕人间的争宠夺权,只愿将心事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腹中灵腋变丹砂”暗喻诗人内心修炼有成,已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次句“江上幽居连福地”则直接点出隐居之地的幽静与吉祥,接下来两句通过描绘云雾、松径、水声和竹篱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的沙鸥,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中“云气半开松磴路,水声长绕竹篱门”等句,不仅描绘了景物的美丽,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不羡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的向往,使整首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李群玉隐居沅湘一带期间,当时,诗人已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选择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