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陶轮
唐·刘禹锡
泠泠涧水下,自汲还自烹。
破瓢为轮土为釜,争买不翅金与纨。
巧言忽从背后至,诋毁如箭相中伤。
一陶便足终身用,何劳瓦砾劳人扛。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的诗歌常寓哲理于景物之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也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清凉的涧水从山下流淌,我亲自去汲水并亲自烹煮。
用破瓢做轮子,用泥土做锅,这样的陶器人们争相购买,其价值不亚于黄金和细绢。
突然有人从背后说坏话,诋毁就像箭一样射来,使人受伤。
但一个陶器就足以供人终身使用,何必去劳心劳力地搬运那些瓦砾碎石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陶器制作和使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破瓢为轮土为釜”描绘了陶器制作的简陋和实用,“争买不翅金与纨”则反映了陶器虽简陋但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讽刺,揭示了世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诋毁和争斗,以及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陶器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破瓢为轮土为釜”的描写,既表现了陶器制作的简陋和实用,也暗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超脱,而“争买不翅金与纨”的对比,则进一步突出了陶器虽简陋但价值不凡的特点,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讽刺,揭示了世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诋毁和争斗,以及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和超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在贬谪期间,他深入民间生活,了解了人民的疾苦和艰辛,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陶器制作和使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也隐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就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希望这些分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