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渔家诗三首·之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渔家临水住,竹径绕茅檐。
两两归舟弄长笛,孤云迢递起苍烟。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蛮。
长桥夜雨灯火暗,渔人知是放船还。
作者及朝代: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政治家,治水名人,四川眉山人。
译文:
渔家傍水而居,竹径环绕着茅屋,两只归舟上传来悠长的笛声,孤云在苍茫的烟雾中迢迢升起,傍晚时分风平浪静,钓丝悠闲地垂挂着,天空中新月高悬,千里水天一色,看着孤鸿在明灭中飞翔,我心中思绪渺远,望着远方的美人仿佛在天的另一方,去年霜降时节砍伐秋荻,今年箔上的鱼积得像连绵的山峦,几家人在战乱中哭泣,几处渔蛮之地传来夷歌,长桥在夜雨中灯火昏暗,渔人知道是放船归来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家的生活场景和渔村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和对战乱中百姓生活的关切。“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两句,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渔获情况,展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渔家的生活,诗中既有对渔村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渔家生活的同情和关切,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渔获情况,诗人巧妙地展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诗人还通过描绘孤鸿、孤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与弟弟苏辙的和诗中创作的,当时苏轼可能正在经历仕途的波折或人生的低谷,对渔家生活的描绘和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提到的战乱和夷歌等元素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渔家的生活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许。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这两句诗,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两句展开,在赏析和解读时,需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背景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