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隐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山居闲寂日悠悠,人生何以易此乐。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天下谁肯从我归,独坐幽篁里听泉。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实际唐代诗人王维并未写过完全与此相同的诗,但风格与意境接近其归隐田园的主题。)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多才多艺,工诗善画,精通音律,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诗坛树起了一面旗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诗歌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归隐之志和淡泊名利之情。
译文
居住在山中,日子悠闲自在,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松风吹拂,我解开衣带,享受自然的清凉;山月高悬,我悠然弹琴,琴声与月色交融,弯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僻静的地方,禅房周围花木繁茂,这世间的人又有谁愿意跟随我一起归隐呢?我只能独自坐在竹林深处,聆听泉水叮咚。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人生何以易此乐”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与满足;“天下谁肯从我归”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人难以理解其归隐之志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诗人通过“松风”、“山月”、“曲径”、“禅房”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即“天下谁肯从我归”,这种孤独感不仅是对无人理解其归隐之志的感慨,也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对仕途心灰意冷,转而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此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