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的释义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石

唐·李郢

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

好将书卷藏名姓,莫遣苔痕上石床。

作者简介

李郢,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寓情于景,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至今,为后人所欣赏。

译文

一座孤峰如壁般耸立,紧紧依傍着砚台旁,人们都疑惑这石头是从深水中捞出的,带着沉郁的苍老之色,最好把诗书卷册藏在这石头之下,别让青苔爬上了这石床,玷污了它的清雅。

释义

这首诗以“壁立孤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块形状奇特、高耸入云的石头,它紧靠着砚台,仿佛与文人墨客为伴,诗人用“共疑沉水得顽苍”来形容这块石头的色泽和质地,让人联想到它可能是从深水中捞出的,带着一种古老而沉稳的气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块石头的珍视之情,希望用它来藏书卷,保持其清雅不被污染。

赏析

这首诗以石为题,却不仅仅是在写石,而是借石抒情,寄托了诗人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对世俗污染的厌恶,首句“壁立孤峰倚砚长”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石头的独特之处,既展现了其外在的壮美,又暗示了其内在的文化底蕴,次句“共疑沉水得顽苍”则通过人们的疑惑和猜测,进一步突出了石头的神秘和古朴,后两句则通过藏书卷和防苔痕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纯净心灵的守护,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闲适的午后,独自面对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或许是在借石抒怀,表达自己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污染的排斥;也或许是在借石喻人,以石头的坚韧和清雅来勉励自己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追求,无论哪种解读,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