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1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驾幸明堂三首·其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驾幸明堂三首·其一

宋 王安石

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

遥瞻黼扆临黄道,似见神光自碧霄。

万宇皇居明照日,千官朝拜静扬尘。

微生何幸遭逢世,颂美惭无五色笔。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译文

步入宫廷我心惊胆颤,自愧如同田野间的草芥,随着一声清脆的帝王出行清道声,九重宫门依次打开,远远望见皇帝乘坐的龙椅临近黄道,仿佛看见神光从碧霄中降下,万千宫宇在皇居的照耀下明亮如日,百官朝拜时静得连尘土都不扬起,我微末的生命何其幸运能遭遇这样的盛世,歌颂赞美却惭愧没有五色神笔来描绘这盛况。

释义

此诗描绘了皇帝驾临明堂时的庄严盛况,以及作者作为臣子参与这一盛事的激动与自愧之情,诗中通过“入仗魂惊愧草莱”表达了作者面对皇权的敬畏与自谦,“一声清跸九门开”则生动地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威仪,后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明堂的庄严与百官朝拜的肃穆,以及作者对此盛况的赞美与自愧。

赏析

王安石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驾幸明堂的盛况,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臣子的敬畏之心,诗中“魂惊愧草莱”与“清跸九门开”的对比,既突出了皇帝的尊贵与威严,也表达了作者作为臣子的谦卑与自愧。“遥瞻黼扆临黄道,似见神光自碧霄”等句,则通过象征与想象,进一步渲染了明堂的神秘与庄严,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担任朝廷要职期间,当时皇帝驾幸明堂举行祭祀大典,王安石作为臣子有幸参与这一盛事,在目睹了皇帝出行的威仪与明堂的庄严后,王安石深感震撼与敬畏,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这一盛况并表达自己的感慨与自愧之情,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与宫廷文化,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文学才华与思想深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