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庙幸同观济济,丰年喜复接陈陈。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礼

朝代:唐代

作者:张说

清庙幸同观济济,丰年喜复接陈陈。

笙歌鼎沸宸游日,羽卫森严警跸辰。

瑞霭浮空凝彩仗,仙葩照地发香尘。

小臣幸得承恩泽,也向钧天侍从臣。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曾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后累迁至中书令,封燕国公,他擅长文学,尤工于碑文、墓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张说的诗文创作颇丰,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译文

有幸在庄严的宗庙中共同目睹了盛大的礼仪,又欣喜地在丰收的年份里再次迎接了陈年的庆典,笙歌鼎沸,皇帝出游的日子热闹非凡;羽卫森严,警戒护卫的时刻庄重威严,瑞霭在空中凝聚成五彩的仪仗,仙花在地上绽放散发出阵阵香尘,小臣我幸运地得到了皇上的恩泽,也得以在钧天宫中侍奉在皇帝左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宗庙中观礼的盛况,以及丰收年份的喜庆氛围,首联“清庙幸同观济济,丰年喜复接陈陈”点明了观礼的地点和背景,以及作者对丰收年份的喜悦之情,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笙歌鼎沸、羽卫森严、瑞霭浮空、仙葩照地等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庆典的隆重和热闹,尾联则表达了作者作为小臣得以侍奉皇帝的荣幸和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宗庙祭祀和丰收庆典的盛况,展现了唐朝的繁荣和昌盛,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庆典的热闹和庄重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也通过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感激和荣幸之情,体现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忠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说在唐朝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宗庙祭祀和丰收庆典的诗歌,唐朝时期,宗庙祭祀是国家的重要礼仪活动,而丰收庆典则是农民们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重要节日,张说作为唐朝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有幸参与了这些庆典活动,并创作了这首诗来记录这一盛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朝时期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