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李商隐
本为簪裾客,初登狎玩场。
自怜无好计,空去作章郎。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数奇不得封龙额,禄仕何妨似马曹。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擅长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诗作往往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他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本来是身着官服、头戴簪子的朝臣,初次踏入这权贵们游乐的场所。
自怜没有好的计策来谋取高位,只能白白地去做个闲散的章郎(小官)。
桂花娇嫩,香气远播;榆树高耸,影子斜长。
命运不济,我不能像古代勇士那样被封为龙额侯;但做官求禄,又何必非得像马曹那样忙碌奔波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身处官场却无所作为的境遇,表达了对仕途的无奈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中“簪裾客”指身着官服的朝臣,“章郎”指小官,“龙额”指古代勇士的封号,“马曹”则借指繁忙的官场。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深刻反思和淡泊名利的情怀,首联点明身份和处境,颔联抒发无奈和自嘲,颈联以景物描写烘托心情,尾联则直接表达了对仕途的看法和态度,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他身处晚唐,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自己又因卷入党争而备受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