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寄何不乐,任使绛蜡烧黄昏。的释义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情

唐·韦庄

人生如寄何不乐,任使绛蜡烧黄昏。

醉折花枝作酒筹,谩赢歌舞换朱颜。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

今日逢君君莫厌,共君同醉是前缘。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创作诗歌,韦庄工诗能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人生短暂如同寄居在世间,何不寻欢作乐呢?任凭红色的蜡烛燃烧至黄昏时分,醉后折下花枝当作酒筹,随意地赢得歌舞,换取青春的笑容,人生的聚散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变幻无常,往事也像梦境一样模糊不清,今天有幸与你相遇,请你不要嫌弃,与你一同醉倒,这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醉后折花、以花为筹、歌舞换颜的场景,展现了人生的欢乐与美好,他也意识到人生的聚散无常,往事如梦,因此更加珍惜眼前的相聚和欢乐。

赏析

这首诗以“人生如寄何不乐”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既然人生短暂如同寄居在世间,那么何不放下烦恼,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呢?诗人通过描绘醉后折花、以花为筹、歌舞换颜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人生的欢乐与美好,这些场景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以“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来概括人生的无常和往事的模糊,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淡然态度,而“今日逢君君莫厌,共君同醉是前缘”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相聚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纷争,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晚年时期,他或许更加珍惜眼前的相聚和欢乐,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