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唐·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南游草草与君同。
长亭酒一瓢,奈向东风醉脸红。
荒堤杨柳郁,古驿短墙东。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容。
其二
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
奔流聒地响如雷,凭阑下瞰冯夷宫。
苍烟茫茫白浪高,山洪暴落秋风豪。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万事细如毛,我有诗思如河涛。
岂惟凡骨脱仙胎,直欲乘风归汗漫。
作者及朝代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韩愈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学主张,他的文章风格雄健奔放,语言简练明快,思想深邃犀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曾主持过国子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译文
其二译文:
黄河之水从西方奔涌而来,开始时并未觉得有何异样,只是惊讶于清澈的泗水竟然变得如此浑浊奔流,那奔流的河水轰鸣如雷,我站在栏杆边向下俯瞰,仿佛看到了河神冯夷的宫殿,苍茫的烟雾中白浪滔天,山洪暴发如同秋风般猛烈,巨大的鱼儿在水中无知地跳跃,它们的鳞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人间的万事万物都如此琐碎微小,而我的诗思却如黄河之水般滔滔不绝,这岂止是让我凡骨脱俗、化为仙胎,更让我有了乘风归去、遨游天地的豪情壮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与泗水交汇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一句,既描绘了黄河的壮阔与泗水的变化,又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后文则通过描绘河水的奔腾、巨鱼的跳跃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黄河与泗水的交汇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黄河的壮阔、泗水的变化以及河水的奔腾等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又体现了他的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游历汴州(今河南开封)和泗州(今江苏泗洪东南)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而黄河与泗水的交汇景象则触发了他的灵感和感慨,他通过描绘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理想的坚定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韩愈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