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意
唐·李白
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自古豪华如梦幻,武家陵阙起榛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山野之人不认识皇帝头上的日月角(指帝王的尊贵相貌),但似乎还记得那双重瞳的帝王之光(指古代帝王如舜、项羽等传说有重瞳),龙蟠虎踞之地是帝王之都,帝王的子孙来到金陵探访古时的陵墓,春风试着吹暖昭阳殿,明月依旧照耀着鳷鹊楼,自古以来,豪华的景象都如同梦幻一般,武家的陵墓和宫殿如今已经长满了荆棘和杂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野之人对古代帝王的模糊记忆,以及金陵(今南京)的古今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繁华易逝的深刻认识,诗中“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两句,既表现了山野之人的质朴无知,又暗示了古代帝王在民间传说中的深远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古意为题,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清新美,诗人通过“野人”和“帝子”的对比,以及“豪华如梦幻”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对历史的兴趣和对现实的感慨有关,李白一生游历四方,对各地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游历金陵时,他或许被当地的历史氛围所感染,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历史感和人生哲理的古诗,李白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繁华易逝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