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出自哪首诗?

小星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须臾召入青云路,杨叶翻飞绛烛光。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和进士,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晚年退居成阳原上,生活贫困,他以乐府诗著称,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描写宫廷生活,在当时颇负盛名,他的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语言凝炼,富有民歌色彩。

译文

回忆往昔,我参加科举考试,向先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那时宫殿内珠帘翠幕,将考场分隔成两厢,不一会儿,我便被召入青云之路,如同杨叶在绛红色的烛光下翻飞,迎来了仕途的辉煌。

释义

忆昔射策干先皇:回忆过去参加科举考试,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治国方略,射策,古代考试取士的一种方法,以竹简书写试题,置于囊中,由考生抽取作答。

珠帘翠幄分两厢:形容宫殿内装饰华丽,珠帘翠幕将考场分隔成两部分。

须臾召入青云路:很快就被皇帝召见,踏上了仕途,青云路,比喻高官显贵的升迁之路。

杨叶翻飞绛烛光:形容在烛光下,如同杨叶般轻盈地翻飞,比喻仕途的顺利和荣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科举考试和仕途的顺利,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仕途的向往,诗中“珠帘翠幄分两厢”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宫殿的华丽与庄严,为全诗奠定了浓厚的宫廷氛围,而“须臾召入青云路,杨叶翻飞绛烛光”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仕途的顺利和荣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得意与自豪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是唐代宫词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仕途较为顺利的时期,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在宫廷生活中,他目睹了宫廷的繁华与庄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荣耀与艰辛,他通过这首诗来回忆往昔的科举考试和仕途经历,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仕途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和宫廷生活的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