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附加句:
莫学王郎与支遁,臂鹰走马怜神骏。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将其融入解析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风势强劲,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发出鸣声,将军在渭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打猎。
枯草枯萎,鹰眼更加锐利;冰雪融化,马蹄格外轻快。
转眼间已经猎过新丰市(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不久又回到了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回头远望射雕的地方,千里无云,暮霭沉沉,与原野融为一体。
(附加句译文):不要像王郎(指王济,晋代人,善骑射,好游侠)和支遁(东晋高僧,好养马)那样,只知道臂上驾鹰,走马观花,只是怜爱那些神骏的鸟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次打猎活动,展现了将军的英姿飒爽和豪迈气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英雄主义的向往,附加句则是对那些只知玩乐、不务正业之人的劝诫。
赏析
此诗开篇即写打猎场面,起句突兀,与苏武《结发为夫妻》句变法同,两句着意突出有力与快速,一“劲”一“鸣”,是借物抒情,写将军的神武与豪迈气概,中间四句写马、鹰和狩猎的过程,进一步渲染了打猎的气氛,生动地描绘了猎手们轻盈矫健的姿态和豪迈乐观的精神风貌,结尾两句以写景作结,但所写并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它象一幅画面广阔、线条粗犷的写意画,形象地表现了将军归营后的豪迈情怀。
附加句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深化和补充,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表面的享乐和虚荣,而应该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写将军打猎,借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怀,王维早年曾有过一段边塞生活,对边疆风物和将士生活有着较深的了解,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写打猎活动,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豪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