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宋
作者:释绍嵩
朱颜不办供岁月,风中蒿火汤中雪。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觉。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于禅理诗的创作,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及人生哲理,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自然景物抒发对人生的感悟,是宋代佛教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青春的容颜无法抵挡岁月的流逝,就像风中的蒿草之火和热水中的雪花一样,转瞬即逝,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就如同冰层下的流水,日复一日、夜以继日地向东流去,而人们往往对此浑然不觉。
释义
“朱颜不办供岁月”意指青春易逝,无法长久保持;“风中蒿火汤中雪”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浮生恰似冰底水”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如同冰层下的水流,默默流逝而不为人所察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感悟,首句“朱颜不办供岁月”直接点出青春易逝的主题,而“风中蒿火汤中雪”的比喻则更加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后两句“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觉”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比作冰层下的水流,既形象又深刻,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佛教信仰和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佛教文学中常见的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感悟,体现了释绍嵩作为佛教文学代表人物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
释绍嵩的这首《杂诗》以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悟,展现了其作为宋代佛教文学重要代表人物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