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贾岛
岩栖木石间,孤赏心自闲。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白云生远岫,摇曳入晴岚。
草色绿萦岸,松阴青满潭。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刻划精工,往往能于平易处见新奇。
译文
居住在岩石和树木之间,独自欣赏自然美景,内心感到无比闲适,道人自己嫌弃曾是三代为将的家世,于是抛弃家庭,隐居山林,十年过去,如今才觉得自己的心境真正变得坚强和成熟,远处的山峰上升起了白云,随风摇曳,融入了晴朗的天空,岸边的青草绿意盎然,环绕着水潭,松树投下的阴影让潭水显得更加青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贾岛在山林中隐居的生活状态,首联“岩栖木石间,孤赏心自闲”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态度,他选择在岩石和树木之间栖身,独自欣赏自然,内心感到闲适,颔联“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家世的摒弃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他认为自己曾是三代为将的家世是一种累赘,于是毅然抛弃家庭,隐居山林,经过十年的修炼,如今心境才真正变得坚强和成熟,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美景,白云、远岫、草色、松阴等景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一句尤为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世的摒弃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对佛教和道教思想有深厚的造诣,他晚年隐居山林,过着清贫而闲适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