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频过如未厌,卜居相近岂辞迁。的释义

梦梦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策杖频过如未厌,卜居相近岂辞迁。

林泉清绝宜闲放,官职卑微岂足牵。

已约邻翁同社酒,尚须溪友共渔船。

此中真意谁能解,会向樽前笑拍肩。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手持拐杖频繁地走过这里却从未感到厌倦,选择居所时如果相近又怎会推辞搬迁呢?山林泉水的清幽绝妙适合悠闲自在的生活,官职卑微又怎能牵绊住我的心呢?已经与邻居老翁约定好一同参加社日酒宴,还需要与溪边的朋友共享渔船之乐,这里的真正意趣谁能理解呢?只愿在酒樽前相视而笑,拍肩共饮。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喜爱,首联写诗人频繁地探访山林,并不觉得厌倦,反而有迁居相近之意;颔联进一步说明,山林泉水的清幽更适合自己闲放的生活态度,官职的卑微并不能牵绊住他;颈联描绘了与邻翁、溪友共度的闲适生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真意的理解,并期待与友人共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策杖频过”、“卜居相近”等细节,展现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痴迷和不舍,诗人也表达了对官职卑微的不屑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颈联的“已约邻翁同社酒,尚须溪友共渔船”更是将诗人与邻翁、溪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则以“此中真意谁能解,会向樽前笑拍肩”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真意的理解,又期待与友人共赏这份美好。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他更加向往山林隐居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林隐居生活的美好和闲适,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在仕途受挫后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内心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