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毁车従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的解释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别鲁颂

唐·李白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

杀马毁车従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游历四方,结交名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自然的深刻感悟。

译文

谁说泰山高耸入云难以攀登,却比不上鲁仲连的气节高尚。

我杀马毁车从此离去,你到哪里去寻找我的行踪和去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高尚气节的赞美以及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决心,首句以泰山之高来衬托鲁仲连(战国时齐国高士)的气节之高,次句则通过“杀马毁车”的意象,表明自己决心离开尘世,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反问,暗示自己的行踪难以捉摸,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摒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李白对高尚气节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如“泰山高”、“鲁连节”、“杀马毁车”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白一生追求自由、崇尚高洁,但仕途坎坷,多次遭遇挫折,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赞美鲁仲连的高尚气节和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摒弃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首诗也可能是在与友人分别时所作,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激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别鲁颂》是李白的一首佳作,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气节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白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追求,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风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