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留岁暮江淮上,来往君家伯仲间。出自哪首诗?

小编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淮上逢故人

唐·韦应物

迟留岁暮江淮上,来往君家伯仲间。

惆怅夜深同望月,相思月落梦魂还。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长期流寓江淮一带,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在岁末的寒冷时节,我迟迟逗留在江淮地区,频繁地往来于你家和你兄弟之间,夜深人静时,我们共同仰望那轮明月,心中充满了惆怅,当明月西落,我的梦魂依然萦绕在你的身旁,难以割舍这份相思之情。

释义

“迟留岁暮江淮上”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节仍漂泊在江淮地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来往君家伯仲间”则说明了诗人与故人及其兄弟之间的频繁交往,体现了诗人与故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惆怅夜深同望月”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在夜深人静时共同仰望明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相思月落梦魂还”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故人的相思之情,即使月落夜深,诗人的梦魂依然萦绕在故人身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节与故人在江淮地区重逢的情景,诗中通过“迟留”、“来往”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以及与故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以“夜深同望月”为线索,将内心的惆怅与思念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含蓄,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月落梦魂还”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故人的相思之情,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长期流寓江淮一带的时期,在岁末的寒冷时节,诗人与故人在江淮地区重逢,共同回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思念,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深厚情谊和相思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在仕途不顺、生活漂泊的背景下,对人生、友情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