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琴遗韵
唐·刘长卿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意本长存。
静听似闻流水曲,闲看犹似白云痕。
清风拂面心神爽,明月入窗梦境温。
莫道此中无妙处,高山流水有知音。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年-约789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擅长五言诗,自诩为“五言长城”,刘长卿的诗作多抒发仕途失意之感,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琴上已经很久没有响起过琴声了,但琴中蕴含的古朴意境却依然存在,静静地聆听,仿佛能听到如流水般的曲调,悠闲地观看,又似白云留下的痕迹,清风拂过脸庞,让人心神清爽,明月照进窗户,营造出温馨的梦境,不要说这其中没有美妙的意境,高山流水之间,总有懂得欣赏的知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张久未弹奏的古琴,表达了诗人对古朴意境的怀念与向往,诗中“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意本长存”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尽管琴声已久未响起,但琴中所蕴含的古朴意境却历久弥新,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流水、白云、清风、明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这种古朴而宁静的意境,最后以“高山流水有知音”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意境的向往与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古琴为引子,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久未弹奏的古琴与流水、白云、清风、明月等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世界之中,诗人还通过“高山流水有知音”的典故,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意境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长卿仕途失意、心情低落之时,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刘长卿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这使他深感苦闷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一张久未弹奏的古琴,表达了自己对古朴意境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与对美好意境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刘长卿个人的情感与心境,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