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东坡步月
宋·苏轼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星斗皆文章。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南风摇桂香。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醉醺醺地我走上了黄茅冈,满冈的乱石犹如一群群绵羊,我在冈头醉倒,把石头当作床,仰望星斗,它们都像文章一样璀璨,酒醒后,人们都已散去,山中一片寂静,只有南风在轻轻摇动着桂花的香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醉酒后漫步黄茅冈的情景,通过乱石如羊、星斗如文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醉”字贯穿全诗,通过醉酒后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首句“醉中走上黄茅冈”,既点明了时间(醉中)和地点(黄茅冈),又暗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次句“满冈乱石如群羊”,用乱石比喻群羊,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三、四句“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星斗皆文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醉倒后的情景,将星斗比作文章,既表现了诗人对星空的热爱,又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最后两句“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南风摇桂香”,以酒醒后的寂静和桂花的香气作结,既与前面的醉酒情景形成对比,又增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谪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困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豪放的人生态度,通过描绘醉酒后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超然物外、豁达不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