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荔枝
宋·苏轼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尝。
琼浆初饮凝冰雪,琥珀还消照日光。
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王安石并称“王苏”和“唐宋古文八大家”;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传世。
译文
在红纱帐中透出荔枝的芳香,碧玉盘中点缀着像锦囊一样的荔枝,荔枝的汁液如同琼浆玉液,胜过瑶酒,其果肉如同凤髓龙肝,美味无比,初尝荔枝,其汁液如同冰雪般清凉,随后又如同琥珀般在阳光下消散,等到那微微的甘甜回味在齿颊之间时,它的甜美已经超过了崖蜜的十分之甜。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荔枝的色香味形,以及品尝荔枝时的美妙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荔枝的美味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荔枝的色香味形以及品尝时的感受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两句,以红纱帐和碧玉盘为背景,突出了荔枝的芳香和美丽;“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尝”两句,则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荔枝的汁液和果肉描绘得如同琼浆玉液、凤髓龙肝般珍贵美味;“琼浆初饮凝冰雪,琥珀还消照日光”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品尝荔枝时的美妙感受,其汁液如同冰雪般清凉,又如同琥珀般在阳光下消散;“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两句,则以微甘回味和崖蜜的甜美作对比,突出了荔枝的甜美无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品尝荔枝时所作,苏轼一生酷爱美食,对荔枝更是情有独钟,他在被贬谪到广东惠州时,曾写下多首赞美荔枝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荔枝的美味和品尝时的美妙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