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螺亭
唐·刘长卿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孤云独鹤无拘管,飞入江南万里青。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贬谪,仕途坎坷,刘长卿的诗多写山水田园及贬谪生活,风格清丽婉约,尤善五言律诗,有“五言长城”之称,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傍晚时分,渔人和樵夫都已离去,只剩下碧绿的溪流和青翠的山峦环绕着螺亭,孤独的云朵和自由的仙鹤没有束缚,自由自在地飞入了江南那辽阔无垠的青色天地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傍晚景象,前两句通过“薄暮”、“渔樵人去尽”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而“碧溪青嶂绕螺亭”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后两句则以“孤云独鹤”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暗含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远离,后两句则以孤云独鹤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刘长卿在贬谪期间所作,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螺亭作为诗中的地点,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化的一个象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豁达,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