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罢归府
唐·许浑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
花影渐随人意懒,鸟声犹似客心惊。
玉壶传酒时相劝,金勒停鞭好共凭。
从此归心长似醉,五湖烟水任东流。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擅其长,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其生平事迹多见于《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许浑以登临怀古见长,诗风浑朴自然,不事雕琢,尤长于律诗。
译文
在朱红色的楼阁深处,日光已经微微亮起,我乘着黑色的车盖(官车)归来时,酒意还未完全消散,半醉半醒之间,花儿的影子随着我慵懒的心情缓缓移动,鸟儿的叫声却还像是对我这个过客心存惊惧,玉壶中传递着美酒,我们相互劝饮,金鞍勒住马缰,停下马来,正好可以一同凭栏远眺,从此以后,我的归隐之心就像醉酒一般长久不散,任凭五湖四海的烟波浩渺,随水东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宴罢归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内心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首联“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以鲜明的色彩和场景勾勒出诗人归来的背景,朱楼、皂盖、微明的日光和半醒的酒意,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醉意的氛围,颔联“花影渐随人意懒,鸟声犹似客心惊”则通过花影和鸟声的描写,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慵懒和惊惧,花影随人意懒,鸟声惊客心,这种物我交融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颈联“玉壶传酒时相劝,金勒停鞭好共凭”则是对宴会场景的回忆和归途中的停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归途中的闲适,尾联“从此归心长似醉,五湖烟水任东流”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归心如醉,烟水东流,既是对现实的超脱,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许浑仕途不顺或心生归隐之意时,唐代诗人多有仕途坎坷、归隐山林的经历,许浑也不例外,在历经官场的风雨之后,诗人或许对仕途产生了厌倦,对归隐生活产生了向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宴罢归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