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外

宋·陈东甫

别后相思几断肠,

寒灯独坐夜初长。

故人应在千山外,

不寄梅花远信来。

作者简介

陈东甫,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多抒发离愁别绪与个人情感,尤其在表达相思之苦方面有着独到的艺术造诣,虽然历史记载中关于他的资料较少,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情感的敏锐捕捉。

译文

自从离别之后,相思之情让我几度心碎断肠,夜晚时分,我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感受着夜的漫长,我所思念的故人,此刻应远在千山万水之外,为何他连一封带着梅花信息的远方书信都不寄来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首句“别后相思几断肠”直接点出相思之苦,情感真挚而强烈;次句“寒灯独坐夜初长”通过描绘孤独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寂与思念;第三句“故人应在千山外”将思念的对象置于遥远的空间之中,增加了情感的深度;末句“不寄梅花远信来”则通过未收到书信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人音讯全无的失落与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诗中“寒灯独坐”与“夜初长”的描绘,不仅营造了孤寂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煎熬与等待,而“故人应在千山外”一句,则将思念之情推向了更远的空间,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末句“不寄梅花远信来”则巧妙地运用了梅花这一传统意象,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也寄托了对故人归来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相思之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中关于陈东甫的资料较少,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其具体的创作情境,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与故人分别后,独自面对漫长的夜晚和孤寂的生活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信息的期盼,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