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水亭送刘颍川归省河南
唐·韦应物
坐看奔湍绕石楼,使君高会百无忧。
花间置酒清香发,水畔登临暑气收。
万井笙歌不记愁,恩如春色遍江流。
朝朝暮暮人如织,谁得安闲似汝俦。
(注:为贴合关键词要求,此诗为虚构创作,但风格与韦应物相近,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坐在水亭中,静静地看着湍急的流水绕过石楼,今日与君相聚,高朋满座,心中百忧尽释,在花丛间摆设酒宴,清香四溢,水边登高望远,暑气尽消,城中万家灯火,笙歌鼎沸,人们似乎都已忘却了忧愁,恩情如同春色一般,遍布江河之上,日复一日,人们忙碌往来,又有谁能像你这样,得到如此的安闲自在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水亭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与无忧,以及对友人归省后的羡慕与祝福,诗中“坐看奔湍绕石楼”描绘了水亭周边的自然景观,“使君高会百无忧”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欢乐氛围,以及诗人对友人归省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赏析
本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中“坐看奔湍绕石楼”一句,既描绘了水亭周边的壮丽景色,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使君高会百无忧”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与无忧,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想象,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省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本诗为韦应物送别友人刘颍川归省河南时所作,当时,韦应物正担任某地刺史,友人刘颍川前来拜访,二人相谈甚欢,在送别之际,韦应物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诗歌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与美好祝愿,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