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香山归隐
唐·白居易
云水苍茫外,孤峰入九天。
松风鸣涧壑,花雨落山川。
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逍遥归隐处,不问世间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多居洛阳香山,故自号香山居士。
译文
在那云水苍茫的远方,有一座孤峰直插云天。
松风在山谷间呼啸,花雨洒落在山川之上。
这一定是香山老居士的居所,他与尘世的缘分浅薄,而道行却十分深厚。
他逍遥自在地归隐于此,不再关心世间的岁月流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香山居士归隐之地的幽静与美丽,通过云水、孤峰、松风、花雨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以“定是香山老居士”自指,表达了自己对道行的追求和对世缘的淡泊,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归隐生活的逍遥自在和超脱世俗。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归隐之志,首联“云水苍茫外,孤峰入九天”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归隐之地的高远与神秘;颔联“松风鸣涧壑,花雨落山川”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归隐之地的幽静与美丽,颈联“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归隐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道行的追求和对尘世的淡泊,尾联“逍遥归隐处,不问世间年”则进一步强调了归隐生活的逍遥自在和超脱世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归隐情怀。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变故,晚年他深感仕途的艰辛和尘世的纷扰,于是选择了归隐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归隐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泊,香山作为他的归隐之地,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充满了道家的文化氛围,这为他提供了创作这首诗的灵感和素材,通过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对道行的追求,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他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