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立春日感怀
宋·杨万里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不乏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之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幽默,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
匆匆地骑马赶路,转瞬又逢新春。
为了什么事长久地留我在边塞?
岁月太无情,不肯饶过我一分一秒。
一颗赤心始终想消灭虏寇,
但想到举家飘零,两行热泪不禁流频。
朝堂上的诸君空自伫立如雨中木偶,
你们应该惭愧悔悟,何不趁早归隐田园,不戴儒冠。
释义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也透露出对朝堂之上某些官员不作为的批评,以及对自身未能完全实现报国理想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以“年去年来白发新”开篇,直接点出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颔联“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边疆事务的繁重和时间的紧迫性,颈联“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则展现了诗人忠君爱国、思念亲人的复杂情感,尾联“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则是对朝堂之上某些官员的批评,认为他们空有其位,无所作为,不如归隐田园,不戴儒冠。
全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着金朝等外敌的威胁,边疆局势紧张,杨万里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诗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边疆的安全,他也深知自己年事已高,报国之心愈发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忧虑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通过批评朝堂之上某些官员的不作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