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失却上方老,石塔还逢惠照师。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鹤林寺

唐·韦应物

古寺寻僧入,翻因俗客迷。

竹西失却上方老,石塔还逢惠照师。

香饭青菰米,佳蔬绿苋葵。

惆怅天坛上,东瞻独启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后历任洛阳丞、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为了寻找僧人来到这座古老的寺庙,却反而因为俗世之客的到访而感到迷茫,在竹林的西边,我失去了与上方老和尚的相遇机会,但在石塔旁,我又有幸遇见了惠照法师,这里供应着用青菰米做的香饭,还有鲜美的绿苋葵作为佳肴,当我站在天坛之上,向东眺望时,心中充满了惆怅,只见一扇门孤独地开启着。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韦应物游览鹤林寺的经历,通过寻找僧人、与不同僧人的相遇以及寺庙中的饮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感慨,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游寺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鹤林寺的幽静环境和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宁静,首联“古寺寻僧入,翻因俗客迷”既点明了游寺的主题,又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因世俗纷扰而迷失方向的感受,颔联“竹西失却上方老,石塔还逢惠照师”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与不同僧人的相遇与错过,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缘分的奇妙,颈联“香饭青菰米,佳蔬绿苋葵”则通过描写寺庙的饮食,展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自然,尾联“惆怅天坛上,东瞻独启扉”则以天坛和孤独开启的门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孤独感。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唐代中期曾任多个官职,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贬,在仕途失意之际,他常常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游览鹤林寺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缘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