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的释义

梦梦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

尘锁池塘水自碧,叶翻阶砌暑犹寒。

豪士倾囊买春色,贫儒假乘借花枝。

徐凝莫道无回处,回首青楼是别离。

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

作者及朝代

徐凝,唐代诗人,字不详,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八三三年前后在世,与施肩吾同里,日共赋诗,互相推挽,初游长安,因不谙世故,不为时人所重,后游苏州,与白居易、元稹交游甚密,白居易长庆二年(822)为苏州刺史,元稹大和五年(831)为浙东观察使,徐凝均曾得到他们的奖掖,大和末,携家归睦州。

作者简介

徐凝是唐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著称,同时也擅长写咏物诗,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深受后人喜爱,徐凝的诗作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并得到了白居易、元稹等著名诗人的赞赏和推荐。

译文

想要用丹青描绘出牡丹那倾国倾城的美色,但遗憾的是,如今世上已经没有像扬子华那样擅长画牡丹的画家了。

释义

“丹青欲写倾城色”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用画笔描绘出牡丹花美丽绝伦的姿态的愿望。“世上今无扬子华”则透露出一种遗憾和无奈,因为诗人认为,如今已经没有像古代画家扬子华那样能够准确捕捉并描绘出牡丹花神韵的画家了。

赏析

这首诗是徐凝对牡丹花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和神韵,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也通过“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这一联,表达了对古代画家技艺的敬仰和对当代画家技艺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徐凝对牡丹花的喜爱和对古代画家技艺的敬仰有关,牡丹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而徐凝作为一位擅长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观赏牡丹花时,他可能被牡丹花的美丽和神韵所打动,从而产生了用画笔描绘其美丽姿态的愿望,他又意识到,如今已经没有像古代画家扬子华那样擅长画牡丹的画家了,这不禁让他感到遗憾和无奈,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