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朝。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观奇景》

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朝。

仙家妙景难描画,只待高人入梦遥。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译文

金鼎中的丹药在夜晚发出璀璨的光芒,如同宝珠般璀璨夺目,而细小的蚂蚁在宝珠间穿梭嬉戏,热闹非凡,这样的景象持续了一整个早晨,这仙家的奇妙景致难以用笔墨描绘,只能期待有高明的隐士在梦中将其领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鼎中的丹药发光和蚂蚁在宝珠间穿梭的奇妙景象,展现了仙家的神秘与美丽,诗人用“金鼎转丹光吐夜”来形容丹药在夜晚发出的璀璨光芒,而“宝珠穿蚁闹连朝”则生动地描绘了蚂蚁在宝珠间穿梭嬉戏的热闹场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这种奇妙景致难以用笔墨描绘,只能期待有高明的隐士在梦中领略的遗憾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家的奇妙景致,诗人通过“金鼎转丹”和“宝珠穿蚁”两个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家世界。“金鼎转丹光吐夜”一句,不仅描绘了丹药的光芒,还暗示了炼丹的神奇过程,而“宝珠穿蚁闹连朝”一句,则通过蚂蚁的活泼嬉戏,为仙家世界增添了一份生动和趣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对仙家的向往和追求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因此他常常在诗歌中表达对仙家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家的奇妙景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想象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被冠以李商隐之名,但实际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首诗确实出自他之手,在文学史上,有些诗歌会被误传或误归,因此读者在阅读时应保持审慎态度,不过,从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角度来看,这首诗仍然是一首值得欣赏和品味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