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焚书
唐·杜牧
简册盈案积如山,不须更用博麻缕。
付与一炬随飞烟,千古文章化尘缘。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杜牧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他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风格俊爽明快,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社会现实,杜牧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小杜”,与“大杜”(杜甫)并称。
译文
书桌上堆满了简册,如同山峦一般高耸。
无需再用麻线去捆绑整理,
只需一把火,让它们随着飞烟化为灰烬,
千年的文章,就这样化作了尘世的缘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书桌上堆积如山的书籍和简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学问、文章的某种决绝态度,他不再需要这些书籍来束缚自己的思想,而是选择一把火烧掉它们,象征着对旧有知识和观念的摒弃,以及对新思想、新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决绝的态度,通过“不须更用博麻缕”一句,诗人暗示了这些书籍和简册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价值,无需再费心整理,而“付与一炬随飞烟”则直接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决绝告别,以及对未来的无畏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力量感和决绝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中,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他深感自己所学所悟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或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学术氛围的某种不满和批判,他通过焚烧书籍这一极端行为,表达了自己对旧有知识和观念的摒弃,以及对新思想、新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杜牧对人生、对学问的深刻思考,以及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