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出自哪首诗?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赵神士

宋·白玉蟾

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窗一枕眠。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玉蟾(公元1192年—?),南宋道士、诗人、书画家,本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云外子、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他博学多才,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尤擅诗词书画,是南宋时期著名的道教全真南宗五祖之一。

作者简介

白玉蟾自幼聪慧,后随师入道,游历四方,广结善缘,其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富含哲理,深受后人喜爱,他不仅在道教理论上有所建树,还擅长炼丹、书法、绘画,是南宋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道士文人。

译文

请问你是否有意赠予我一些美好的东西?我希望能借此洗净我凡俗的眼光,清风明月本是自然之物,无人能够管辖,不如让它们伴我南窗之下,共赴一场酣畅淋漓的睡眠。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首句“问君乞得良有意”表达了诗人向友人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次句“欲将俗眼为洗湔”则暗示诗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净化自己的心灵,摆脱世俗的束缚;后两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窗一枕眠”则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即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问君乞得良有意”这一设问,巧妙地引出了全诗的主题,即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升华,而“欲将俗眼为洗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摒弃和对纯净心灵的渴望,后两句则以清风明月为象征,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白玉蟾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白玉蟾深感无奈和失望,于是他选择遁入道门,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向友人寻求精神寄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