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仙二十四首·其十九
唐·吴筠
空山寂寥兮真仙居,
群龙轩翥兮翔云衢。
羽人骈罗兮会玄都,
金樽玉酒兮生碧芜。
天老地哑兮人得书,
九关洞开兮谒帝庐。
志公仿佛见刀尺,
修罗天女犹雄妍。
丹霄碧雾兮香氛氲,
紫芝瑶草兮芳蓁蓁。
鸾歌凤舞兮乐且盘,
愿得此道兮长独闲。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吴筠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吴筠,唐代道士、诗人,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少通经史,性高洁,不随流俗,后隐居嵩山,依道士潘师正为弟子,玄宗闻其名,召至京师,令待诏翰林,后因上表言事忤旨,被放归山,曾游茅山,访道于司马承祯,后卒于武当山,吴筠工于词翰,所作诗赋,皆以玄道为意,文辞宏丽,与韦渠牟、王冷然等俱以文词著名于时,号“吴中四士”,著有《玄纲论》《宗玄集》等。
译文
空旷的山中寂静无声,是真仙居住的地方,群龙在云端翱翔,羽人们聚集在玄都,金樽里盛满了玉酒,碧草丛生,天老地哑,人们得以阅读天书,九关大开,得以谒见天帝的居所,志公仿佛看到了制作仙衣的刀尺,修罗天女依然雄壮而美丽,丹霄之上,碧雾缭绕,香气弥漫,紫芝瑶草繁茂生长,鸾鸟歌唱,凤凰起舞,快乐而盘桓,我希望能得到这道法,长久地独自闲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游仙的奇幻景象,包括仙居的空寂、群龙的翱翔、羽人的聚会、天地的神秘、仙女的美丽以及仙草的繁茂等,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法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境的奇幻与美丽,诗人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和道教意象,如群龙、羽人、天书、天帝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迷人的仙境世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道法的追求和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其高洁脱俗的个性和对自由的渴望。
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诗人也注重音韵的和谐与节奏的变化,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创作背景
吴筠作为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其诗歌创作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这首诗《游仙二十四首·其十九》正是其游仙诗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在唐代,道教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对仙境和道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吴筠也不例外,他通过创作游仙诗来表达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法的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