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栽向南堂下,记取他年著子时。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荔枝

唐·白居易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尝。

琼浆始酌人先醉,凤舞初成日正长。

为君栽向南堂下,记取他年著子时。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唐代(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早年热心于政治改革,后因政见不合而屡遭贬谪,他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红纱帐中透出荔枝的芳香,碧玉盘中盛放着锦囊般的荔枝,它的琼浆玉液胜过瑶酒,凤髓龙肝般的美味值得品尝,初尝琼浆人已先醉,凤舞初成日色正长,我为你栽下这荔枝树在南堂之下,记得将来它结果的时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荔枝的色香味形,赞美了荔枝的美味和珍贵,诗人用“红纱帐”、“碧玉盘”、“锦囊”等词语形容荔枝的色泽和形态,用“琼浆玉液”、“凤髓龙肝”等词语形容荔枝的美味,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荔枝树的期待和祝愿,希望它能在未来结出丰硕的果实。

赏析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将荔枝的色香味形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能够闻到荔枝的芳香,尝到荔枝的美味,诗人也表达了对荔枝树的深厚情感,希望它能在未来结出丰硕的果实,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被贬谪期间,在贬谪的日子里,白居易虽然仕途不顺,但他在诗歌创作上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闲适的午后,品尝着美味的荔枝,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白居易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