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仙掌承露调玉液,
金茎通微直紫霄。
共喜鹓鸾归禁御,
心知日月在重霄。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著名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司马集》。
译文
仙掌托举着承露盘盛接着玉液琼浆,
金茎高耸直通那微茫的紫霄之上。
大家都欢喜鹓鸾般的贤臣回到宫中,
心中明白皇帝如同日月高悬在重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景象,通过仙掌承露、金茎通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贤臣归朝的喜悦,以及对皇帝英明睿智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宫廷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庄重与神秘,首句“仙掌承露调玉液”以仙掌托露的神奇景象开篇,既描绘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又暗示了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次句“金茎通微直紫霄”则以金茎高耸入云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后两句“共喜鹓鸾归禁御,心知日月在重霄”则表达了诗人对贤臣归朝的喜悦和对皇帝英明睿智的敬仰。“鹓鸾”比喻贤臣,“禁御”指皇宫,“重霄”则象征皇帝的高贵与威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生活的赞美,又有对贤臣皇帝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在朝中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王建对宫廷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宫廷富丽堂皇景象的赞美,又寄托了对贤臣归朝、皇帝英明的期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以及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