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谪岭南道中作
唐·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瘴花开欲尽,行人畏热懒穿衣。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德裕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德裕,字文饶,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他早年因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后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屡遭贬谪,最终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死于崖州(今海南三亚),李德裕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尤其在军事和边防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诗文作品在唐代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岭水争着分道奔流,令人迷失方向;桄榔、椰树暗藏着南蛮溪涧,愁思冲撞着毒雾,逢见蛇草;畏惧落入沙虫之口,小心躲避着燕泥,五月的瘴花即将开尽,行人畏热懒得穿衣,在这瘴雾弥漫的地方呆了三年,早已习惯,毫无惊怪;反倒害怕北风吹来,吹起疥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李德裕被贬谪到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岭南的自然环境,如岭水、桄榔、椰叶、蛮溪、毒雾、蛇草、沙虫、瘴花等,展现了其荒凉、险恶的特点,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贬谪生活中的心境变化,从初到时的惊恐不安,到逐渐适应并习惯这种恶劣环境,甚至开始畏惧起北方的寒风来,因为那会使他身上的疥疮发作。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贬谪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受,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中的“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一句,更是将诗人对岭南环境的适应和对北方生活的怀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德裕在被贬谪到岭南途中创作的,李德裕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屡遭贬谪,最终在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在前往崖州的途中,他经过岭南地区,亲眼目睹了这里的荒凉和险恶,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了这首《谪岭南道中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德裕在贬谪生活中的心境变化,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