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虽然关键词“元亮本无适俗韵,孝章要是有名人”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句,但“少无适俗韵”与“元亮本无适俗韵”意境相近,且陶渊明字元亮,故以此诗作为解析对象。)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现出对自然及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从小就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释义
此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辞官归隐者的口吻,抒写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和久居官场、终于得归田园的喜悦心情,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语言朴实无华,不加雕饰,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州祭酒,不久辞官归去,后来,州里又召他作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义熙元年(405年),当他四十一岁时,再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他在家乡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过起了隐居生活,这首诗便是他辞官之初所写,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虽然关键词“元亮本无适俗韵,孝章要是有名人”并非直接出自陶渊明的某一句诗,但通过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陶渊明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与“元亮本无适俗韵”的意境是相吻合的,而“孝章要是有名人”则可能是对某位名人的赞誉,与本题无直接关联,故在此不做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