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后村集》,题目及全文如下:
题目:读曹植传
全文:
文帝子孙皆骨肉,陈思才调更无伦。
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致力于诗文创作,作品数量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被誉为“南宋最后一位大诗人”,刘克庄的诗风既有豪放的一面,也不乏婉约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文帝(曹丕)的子孙们都是骨肉至亲,而陈思王(曹植)的才情更是无人能及,如今看来,曹植那些气势磅礴的文章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但他却能将如此壮阔的波澜融入短小精悍的诗歌之中,实在令人称奇。
释义:
首句“文帝子孙皆骨肉”点明了曹植与曹丕的兄弟关系,强调了家族内部的紧密联系,次句“陈思才调更无伦”则高度赞扬了曹植的文学才华,认为无人能及,后两句“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则是对曹植文学创作能力的具体描述,既表达了对曹植文章气势恢宏的赞叹,又对其能将宏大主题融入短小诗歌中的技巧表示了惊讶和钦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曹植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曹植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曹植才华的敬仰和对其作品的喜爱之情,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波澜”这一意象,既形象地描绘了曹植文章的气势,又巧妙地将其与短小精悍的诗歌联系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阅读曹植传记时有感而发之作,作为一位文学大家,刘克庄对曹植的文学成就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在阅读曹植传记时,被曹植的才华和作品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刘克庄对曹植文学成就的认可,也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