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桐韵秬香
唐·李商隐
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一曲清歌人未醉,半窗明月夜初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初次听到用朱红色琴弦弹奏出的孤桐琴音,仿佛还能闻到玉制的管乐器中传出的秬黍(古代一种谷物,用于音乐定音)的香气,在这悠扬的曲调中,人们尚未沉醉,而窗外半轮明月已悄然升起,夜色渐浓。
释义
朱弦:红色的琴弦,常用来形容琴声的美妙。
孤桐韵:孤桐制成的琴所发出的声音,象征着高洁与孤独。
玉琯:玉制的管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秬黍香:秬黍的香气,古代用以比喻音乐的和谐与美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音乐的美妙,表达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热爱与向往,首句“朱弦初识孤桐韵”以朱弦和孤桐为象征,展现了音乐的清雅与高洁;次句“玉琯犹闻秬黍香”则通过玉琯和秬黍的香气,进一步烘托出音乐的和谐与美妙,后两句“一曲清歌人未醉,半窗明月夜初长”则通过人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这美妙的音乐中陶醉而不自知,夜色渐深而意犹未尽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有关,李商隐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他对艺术的热爱却从未减退,他善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这首《桐韵秬香》便是他通过描绘音乐的美妙来表达自己对高雅艺术的热爱与向往之作,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艺术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李商隐的诗歌正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